南海人才网>>南海资讯
南海评选出“十佳社区矫正工作者”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914次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8日

核心提示:12月1日晚,在2017南海区首届法治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卢冬云等十人被评为南海区“十佳社区矫正工作者”。

\
\
\
真诚帮教唤醒向善的人性,专业矫正把迷途者引回到阳光大道上。12月1日晚,在2017南海区首届法治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卢冬云等十人被评为南海区“十佳社区矫正工作者”。他们热心社会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供服务;他们坚持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对进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他们数年如一日,为社区服刑人员四处奔波,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困顿,感化他们的心灵,解开他们的心结。真诚帮教,他们助力把迷途者引回到阳光大道上,使这一人群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切实维护社区安定和谐。
    十佳事迹
    用人性关怀做好社矫服务
    2010年,社区矫正工作由公安移交至司法所,卢冬云迎难而上,以坚毅执着的精神、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触觉,通过充实资源奠基础、建章立制定规范,开拓社矫工作的新局面。
    此前,西樵上金瓯村的社矫人员区某对社区矫正充满抵触情绪。卢冬云接手该案例,通过走访发现区某家境困难,于是采用人性关怀、温情呵护的方式,联系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定期开展节日慰问,并在其办理公证业务时为其打开绿色通道,得到区某的信任,此后,区某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工作。此外,结合西樵司法所开展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性帮困扶助工作,7年来卢冬云为近20名社矫人员成功申请“个性化”培训。
    感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七年来我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感悟。凭借着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满腔热忱,探索以柔克刚、宽严相济的监管教育模式是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定制化服务助社矫人员走出困境
    为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胡卫嫦向相关部门申请政府采购服务项目,引进社工助力社区矫正工作,组建了11人队伍,建设600多平方米的矫正管理教育中心。为了解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她经常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与社区矫正人员互动,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社矫人员曹某因非法行医被判缓刑一年,心理评估显示他自卑消极。胡卫嫦翻阅档案发现,曹某原是一家医院的骨干医生,因超生辞职来到佛山从事中医针灸,由于执业资格证过期仍行医而被判刑。针对这一情况,胡卫嫦安排曹某到养老院为老人们讲解保健常识及按摩,帮助他走出心理困境,之后还鼓励他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在解矫后不久,曹某重新考取了执业资格证,开始经营中医诊所,重新融入社会。
    感言:坚持“工作制度规范化、人员管理信息化、帮扶教育个性化”是我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探索高效工作方式,是社矫工作在实践中取得良好实效的关键。
    利用周末带领社矫人员开展志愿服务
    桂城司法所的辖区是南海中心城区,社区矫正人员共有160余人,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大。面对困难,蔡晴芳迎难而上,提出了对社区矫正人员档案资料建立规范化流程图、定时对社矫资料进行细节化检查、完善社矫人员的请销假制度等。她还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社区矫正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积极协助社区开展爱心探访、中秋慰问残疾人、给环卫工人送凉茶等活动。其中,爱心探访以结对方式与困难家庭签订探访协议,每月探访1到2次,此举还得到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的报道。截至目前,桂城司法所已接收813名社矫人员,有98%的解矫人员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
    感言: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和执著,我毅然投身于社区矫正工作。面对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事项,社区矫正工作一线中不允许有任何怨言和推诿,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投入社会是我工作的第一要义。
    分类施教让迷途者重回人生正轨
    2015年1月,崔玉明从工作了13年的协办公证岗位调至社区矫正与刑满释放岗位。在接触社区矫正与刑满释放人员时,她发现分类施教很重要,于是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联合律师、社工分别开设法律法规宣讲班、心理矫正项目。她还针对社矫人员的心理情况,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扭转认知、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利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资源,为社矫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努力解决社矫人员的就业问题。
    感言:这些年从事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一线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社区矫正人员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日常管理不能松懈外,还必须做到从心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放下心理戒备,接受帮扶重回人生正轨。
    把迷失在“大海”里的人拉上岸
    邹永熙主要负责狮山镇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他按照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全面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他为每名社矫人员配备了一名社区矫正志愿者,志愿者定期向狮山司法所报告社矫人员的最新思想动向,协助司法所做好对社矫人员的考核,为全面推行分级处遇制度起到有力的保障。2017年10月,社矫人员唐某、陈某、杨某不遵守监管规定,未经请假私自外出。邹永熙根据相关规定,依法对唐某、陈某、杨某给予警告处分并出具书面决定,三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后期的社区矫正中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感言:五年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使我更觉得自己是在大海里航行的“搜救人员”,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坚毅的意志、没有一颗怜悯的心,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搭救更多迷失在“大海”里的人。
    全方位监管遏制社矫人员违纪情况
    吴洛生主要负责社区矫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刚到岗时,他就翻阅了全部社区矫正人员的档案资料,了解社矫人员的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就业状况等,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在他的努力下,九江司法所对社矫人员的日常监管得到全面加强,社矫人员的违纪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服管服教的效果大大提高。
    吴洛生还主动关注社区矫正中的脱管、漏管人员。社矫人员关某于2013年5月被裁定撤销缓刑并收监执行余下刑期,由于关某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经常异地匿藏,逃脱执行。吴洛生对关某的行踪进行排查,最终在区司法局、司法所和辅警的配合下,将潜逃三年的关某收监。
    感言:社区矫正对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我始终秉承着高度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社矫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发挥公安情报信息系统作用协助监管,对社矫人员起到巨大的震慑、教育作用。
    用专业社工手法满足社矫人员需求
    孙敏红从2014年3月开始负责里水司法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工项目。针对社矫人员的深层次需求,如社会适应、社会融入、技能培训、家庭关系调整、兴趣爱好培养等,孙敏红通过专业的社工手法来让他们获得满足。她还主动对镇内刑满释放人员进行走访,采集基本信息,初步评估其思想心理状况,为里水镇制订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提供基础数据;协助里水镇社矫人员档案整理,开展公益活动、心理面谈等工作。此外,她还带头开展青苗计划,帮助辖区内的边缘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改善家庭关系,目前已成功跟进问题青少年26人,切实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青苗计划还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充分肯定。
    感言:2013年我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证后,仍坚持学习,又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实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班。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才能做好社矫工作。
    以助人自助的使命感投入工作
    郭兆潜是一名司法社工,驻点丹灶司法所。2014年12月,他开始跟进起航计划项目,服务丹灶镇的社矫人员,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预防重新犯罪。起航计划项目从修复提升服务对象个人功能、改善他们的家庭关系、组织他们参与社会服务三方面开展,基本涵盖所有类型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郭兆潜发现丹灶镇的服务对象大部分都具有固定的职业、谋生的技能、稳定的收入,对部分服务项目需求不大,于是转变工作思路,聚焦他们部分共性的需求进行跟进服务,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该项目的实施为社矫工作领域提供一些实施经验、模式。
    感言:作为一名司法社工,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遵循社会工作理念,综合运用专业方法,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帮助社矫人员融入社会、预防重新犯罪。
    “扶一把”激发社矫人员的生活勇气
    郭秀欣从2013年5月开始从事社矫工作,她积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加强学习,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她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坚持一周一报到、一月一次思想汇报、一月一次社区走访、每月8小时集中学习和8小时公益劳动。四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中,用真情去打动社矫人员,用道理去说服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取信他们。
    四年前,社矫人员赖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缓刑,刚入矫时,他对被判刑耿耿于怀,再加上其家庭关系恶劣,他对前途丧失了信心。经过一系列的教育监管,现在已临近解矫,他谈到,非常感谢郭秀欣扶了他一把,激发了他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感言:“理解、尊重、接纳”是对社区矫正人员帮教的应有态度,在社矫人员的回归途上多扶他们一把,激发他们重新回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初衷。
    以诚待人赢取社矫人员配合
    2015年5月,23岁的梁慧珊加入到大沥司法所社区矫正的工作队伍,年纪轻轻的她不但为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满腔热情。入职第一周,为了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内容,她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回到司法所加班。刚接手社区矫正工作的时候,个别社区矫正人员会恶言相向,梁慧珊能做到以诚待人、不卑不亢、耐心解答,赢得了对方的理解和配合。
    梁慧珊的社矫工作对象中有一群青少年,她经常和他们进行一对一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使他们避免重蹈覆辙。在她的关心帮助下,有一名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大专毕业证,有三名青少年顺利就业,回归社会。
    感言:教育、感化、挽救社区矫正人员,让他们重新走上阳光之路,是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我喜欢社区矫正这份工作。
    文/珠江时报记者吕啸天特约通讯员李婷婷通讯员姚芷玲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信息收集:南海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海俊才网® 版权所有
南海人才网专注南海人才,服务南海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南海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