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人才网>>南海资讯
南海掀起市民学法热潮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580次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4日

核心提示:12月1日晚,夜幕降临,千灯湖畔,南海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启动。当活水公园亮起彩灯时,一场演出拉开了系列法治文化节的序幕。


南海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现场设置了多个游戏摊位,让市民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被做成纸条灯谜,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12月1日晚,夜幕降临,千灯湖畔,南海区第一届法治文化节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启动。当活水公园亮起彩灯时,一场演出拉开了系列法治文化节的序幕。这场主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文化节,吸引了上千市民驻足。
    “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是什么?”“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该怎么做?”……这样的知识,放在宣传单张上可能很少人注意,但将其做成纸条灯谜,挂在横幅上,因为形式复古,却能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54岁的市民雷伙娣晚饭后散步来到千灯湖,流光溢彩的舞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几个法治游戏玩下来,她还赢得了小礼品。“我平时自己开车,比较关注与交通有关的法律法规,知道礼让行人,正好现场做游戏猜谜的题中有这些。”她说,这样的活动挺好,又能玩又能学到知识,还能拿到奖品。
    这是当晚法治文艺演出现场的一幕,而重头戏还是整场晚会的节目创新。
    带有网络直播等元素的小品《真情援助》、原汁原味的本土风情小品《剪头过年》、节奏有力且琅琅上口的《普法宣传三句半》、将网络流行元素与粤语俚语、传统民俗元素相融合的相声《除毒害》……一个个“接地气”的表演,别出心裁地将法律知识融入剧本,以新颖的方式将戏剧表演和宣传法治文化巧妙结合,赢得全场观众阵阵掌声。
    法治文艺演出别出心裁,线上线下互动更是“增粉”无数。“打开‘南海普法’微信公众号,进入直播页面,就可以观看现场直播,别忘了我们的周末学法,答题有红包!”台上,主持人卖力介绍,台下,市民纷纷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南海普法”,点击“我要抽奖”抢红包。
    数据显示,当晚,共有14.9万人次观看并参与了这场法治文艺演出。
    一场法治文化盛宴,将平日“高高在上”的法律条文以游园游戏、舞台小品、普法宣传三句半等形式,向市民普及。“接地气”的宣传形式让不少市民耳目一新。 这只是南海创新普法形式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近年来,南海区司法局打造出“南海普法·伴您同行”全媒体宣传平台,形成了以“南海普法”微信为龙头,以电视、电台、报刊等传统媒体为补充的立体普法宣传新矩阵,并统筹各职能部门在共享平台轮动开展主题法治宣传,努力使其成为培育“百万粉丝”的法治文化乐园。
    其中,“南海普法”微信平台全年举办法治主题月和周末亲子学法知识竞赛14期,吸引1890.6万人次主动参与,平台“粉丝”量从去年年初的3万增至40万,长期位列清博数据全国司法行政部门微信榜单前二名,并位居南海政务微信前列。
    一个普法微信平台,粉丝量一年内从3万增长到40万,究竟南海普法文化背后的磁力是什么?
    创新举措1
    多元创作激发普法新活力
    在文化节开幕式上,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为全面推进法治南海建设指明了方向。
    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一五”普法以来,全民普法至今已经走过30余年的历程。近年来,南海也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首届法治文化节暨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举办,正是基层普法转变理念的一个例证。
    以往,法律知识通过宣传单张进行传播,如今,市民可以通过音视频、小品、相声、文学作品、漫画等各种形式主动了解法律知识,如视频《法治南海一周播报》、音频《法智哥漫话》、漫画《暴走普法君》等。当法治宣传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落到基层“接地气”,法治宣传以多元化创作形式展现,普法活力无限。
    在法治文艺演出桂城专场中,小品《真情援助》《普法宣传三句半》等,都是普法工作者创新普法理念而打磨出的普法精品。这种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跳出以往普法的条条框框,令不少市民耳目一新。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丰富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内容,增强普法力度,在首届法治文化节暨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中,还有法治故事与法治微小说征集大赛,对象面向全社会,鼓励投稿者大胆创作与法治元素相关作品,优秀作品将在微信平台上进行推送宣传。
    这种创新形式的普法活动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可。“这样的活动很有意思,除了了解法律知识,还能了解南海的特色文化。”市民邱显博给首届法治文化节暨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点赞,“一场活动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学习到跟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婚姻法等方面的知识。”
    创新举措2
    部门联动构建普法大格局
    提起普法,以往的看法是“这是普法办的事”。但在南海,为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的贯彻落实,南海区司法局搭建起“南海普法·伴您同行”全媒体共享平台,有效解决各职能部门“怎么普”的共性问题。
    在首届法治文化节的现场,南海区普法办、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和南海区文化体育局以及区镇两级相关职能部门都参与进来,司法局、公安、社保、工商等多个职能部门摆摊设点,分发宣传资料,并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回答各类型的法律问题。作为普法的主体,南海各职能部门还借助共享平台每月轮动开展法治主题宣传,积极提供“以案释法”案例供群众学习,呈现出“你搭台,我唱戏”的普法宣传新局面,使普法工作从“各修各的路”变成一条资源共享“高速路”。
    譬如,区司法局联合区人大办举办了“人大换届选举知多D”主题宣传,联合区食药监局举办了“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宣传,联合区环保局举办“瀚蓝环境杯”主题宣传,助推区人大换届选举、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铁腕整治环境污染工作顺利进行。
    “普法主题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进行开展,在重要节点如‘3·8妇女节’、‘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会开展普法,并且针对重点对象如企事业单位人员、青少年等进行精准普法。”南海区司法局法制宣传科负责人介绍,在全媒体共享平台搭建后,区内各职能部门热情高涨,每年都有30多个职能部门预约参与普法工作。
    部门轮流举办法治主题宣传月活动的结果,是学法“粉丝”队伍的不断壮大。数据显示,“七五”普法以来,共有32个职能部门通过共享平台轮动举办21个主题宣传活动,吸引3237.4万人次参与学法活动,每期活动均超百万人次参与。
    创新举措3
    “互联网+法治”打造普法新形式
    在近期举办的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创先”工作推进会上,南海区司法局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区单位代表,在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南海打破了传统局限,以新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普法工作创新创先,让普法工作有抓手、有资源、有趣味、有地位。”会上,南海区普法办有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充分诠释了南海在抢占法治宣传高地方面所做的探索。
    近年来,区司法局牵头搭建“南海普法·伴您同行”全媒体宣传共享平台,打造以“南海普法”为龙头,以电视、电台、报刊等传统媒体为补充的立体宣传新矩阵。此举开创“互联网+法治”先河,也因此夺得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政法机关创新指数排行榜”铜奖。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当属借力“南海普法”微信公众号开展的“周末学法”。去年年初,这个栏目仅有3万“粉丝”参与,今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周末学法”已经有40万人次参与。
    以比赛促普法也是南海区司法局打开普法新局面的途径之一。在去年12月举办的“第十一届学生(家长)法理素养知识竞赛”中,南海鼓励广大家长协助学生完成,1名学生带动2名家长共同学法,取得了“1+2”的效果,呈现30万“粉丝”齐学法的喜人局面。
    30万“粉丝”共同参与,代表普法教育覆盖了30万户家庭,意味着撬动了90到100万人参与学法活动,实现普法教育的全覆盖,通过知识竞赛常态化,让南海群众养成周末学法的习惯。
    据统计,2017年南海共举办“瀚蓝环境杯”周末学法大赛、“公证为民情系百姓”、“拒绝家庭暴力共建幸福家园”、“网络诚信消费无忧”、“品牌南海税收助航”等主题周末学法大赛13期,共有773.3万人次参与学法。
    创新举措4
    链接资源普法“烧火”众“添柴”
    “普法,最关键的是社会全体参与。”区普法办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了普法工作的支撑点。如何唤起大众参与法制宣传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必不可少。
    市民马先生自从去年参与“周末学法”知识竞赛后,就成了“南海普法”的忠实“粉丝”,“一边学一边赛,还能抽红包,这种普法形式很好,原本是儿子带动我学的,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开始学了。”
    答题发红包是一种激励机制,但另一方面,红包从哪儿来也是一个问题。
    此前,面对普法经费不足的问题,区司法局大胆创新把普法专项经费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中来。如今,南海区司法局以全媒体平台强大的宣传效应为吸引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以企业冠名等形式参与其中,积极发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公益普法,实现普法生态的良性发展。
    在法治文艺演出桂城专场中,区司法局对“七五”普法公益赞助企业进行表彰。
    “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传播法律知识,带动市民共同参与学习法律知识,支持司法局开展相关的普法活动,是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获奖单位之一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部社会责任及品牌主管余文凯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普法重在宣传。
    据统计,“七五”普法以来,共有丽雅苑房地产公司、瀚蓝环境、禅之旅等十多家企业支持参与公益普法,为学法活动提供形式丰富的实物产品赞助,如电视机、空调、手机、旅游券等,在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参与普法活动,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之余,也助推企业形象宣传,实现共赢。
    创新举措5
    主题鲜明夯实多个普法基地
    边逛公园边学习法律知识?2015年,这个想法在里水率先实现了。当年8月,里水投入千万元建设的法治文化公园开园,作为南海区第一个法治主题公园,在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传播法治文化理念。
    通过法治文化公园树立品牌,是为了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治知识,从而促进全社会学法、守法。此后,围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南海各镇街、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广场、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公交车站等场所建立有影响力的法治主题宣传阵地。
    在39度艺术创意空间,有区委政法委牵头设立的、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反邪教宣传基地,曾获得中央政法委的肯定;在各镇街,有区消防大队牵头设立的消防体验馆;在九江吴家大院侨乡博物馆,有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在狮山小塘文化公园、里水流潮社区,有计生主题宣传基地……
    这些法治主题宣传阵地各具特色。比如集中服务新市民普法宣传,在大沥嘉怡社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比如在狮山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建设南海区检察院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又比如,里水正在建设一条法治文化游览路线,线路从里水法治文化公园到金吴村法治文化园地再到贤鲁岛驿站法治文化长廊,让法治文化宣传“串珠成线”。
    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29个法治主题宣传阵地、路线(包括在建)。一个又一个的法治主题宣传阵地,让学法“粉丝”找到了归属感,也让市民出门见法,抬头学法,这也是南海区普法工作又一个“增粉”的创新举措。
    统筹/吕啸天李旺芬文/珠江时报记者程虹梁雅诗特约通讯员李婷婷通讯员张洁珍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信息收集:南海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海俊才网® 版权所有
南海人才网专注南海人才,服务南海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南海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